| 2005年第79卷第4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拉萨林周地区下二叠统旁多群地层层序、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的研究 | | 纪占胜 姚建新 武桂春 詹立培 蒋忠惕 傅渊慧 | | 2005,79(4) [摘要(1733)] [PDF 17.01 M (2205)] | | | | 辽西晚三叠世末—中侏罗世崩塌-滑坡-泥石流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 | 胡健民 刘晓文 徐刚 刘健 张拴宏 | | 2005,79(4) [摘要(1887)] [PDF 7.37 M (1944)] | | | | 扬子地台西缘大渡河谷超大型层状铅锌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 | 林方成 | | 2005,79(4) [摘要(2424)] [PDF 5.88 M (1998)] | | | | 广东河源白石冈岩体:一个高分异的I型花岗岩 | | 邱检生,胡建,王孝磊,蒋少涌,王汝成,徐夕生 | | 2005,79(4) [摘要(2184)] [PDF 5.42 M (1823)] | | | | 鲁西铜石岩体的锆石SHRIMP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 | 胡华斌,毛景文,刘敦一,牛树银,王涛,李永峰 | | 2005,79(4) [摘要(1296)] [PDF 508.63 K (1358)] | | | | 深海沉积物中的碲异常 | | 李延河,王毅民,宋鹤彬,乐国良 | | 2005,79(4) [摘要(1324)] [PDF 507.77 K (1288)] | | | | 华北苏皖辽新元古代Molar Tooth构造碳酸盐岩的沉积相与环境约束 | | 柳永清,高林志,刘燕学 | | 2005,79(4) [摘要(1407)] [PDF 510.21 K (1244)] | | | | 黑海西南陆架(土耳其)全新世沉积物矿物学及其与物源、海平面和海流状态的关系 | | Emel BA YH AN,Mustafa ERG iN,Abidin TEMEL,Seref KESK iN | | 2005,79(4) [摘要(1217)] [PDF 514.59 K (1414)] | | | | 大兴安岭南段克什克腾第四纪冰川遗迹的发现及其意义 | | 孙洪艳,田明中,武法东,张建平 | | 2005,79(4) [摘要(1462)] [PDF 509.77 K (1317)] | | | | 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研究巴丹吉林沙漠高大沙山与湖泊水补给源 | | 陈建生,赵霞,盛雪芬,汪集旸,顾慰祖,陈亮 | | 2005,79(4) [摘要(1759)] [PDF 506.00 K (1392)] | | | | 肥—潢川盆地南缘中生代冲积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 | 李双应,王道轩,刘因,李任伟,孟庆任,岳书仓,金福全 | | 2005,79(4) [摘要(2017)] [PDF 1.16 M (1452)] | | | | 十八烷的裂解动力学研究(I):气态烃组分及其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 | 张海祖,熊永强,刘金钟,廖玉宏,耿安松 | | 2005,79(4) [摘要(1206)] [PDF 1.37 M (1268)] | | | | 记中国辽西一新的古神翼龙类化石 | | 吕君昌 袁崇喜 | | 2005,79(4):443 [摘要(1614)] [PDF 501.80 K (1386)] | | | | 贵州南部上泥盆统弗拉斯阶望城坡组的无洞贝类腕足动物——华南弗拉斯期的绝灭方式 | | 马学平 Paul COPPER 孙元林 廖卫华 | | 2005,79(4):443 [摘要(1561)] [PDF 521.03 K (1500)] | | | |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伊敏组孢粉组合 | | 万传彪 任延广 乔秀云 徐衍彬 金玉东 高平 刘彤彦 孙跃武 | | 2005,79(4):443 [摘要(1251)] [PDF 510.15 K (1298)] | | | | 柴达木盆地古近纪—新近纪湖相叠层石与藻礁的沉积组合特征与意义 | | 温志峰 钟建华 王冠民 李勇 郭泽清 王海侨 | | 2005,79(4):444 [摘要(1786)] [PDF 13.29 M (2336)] | | | | 合肥—潢川盆地南缘中生代冲积沉积及其构造意义 | | 李双应 王道轩 刘因 李任伟 孟庆任 岳书仓 金福全 | | 2005,79(4):465-474 [摘要(1302)] [PDF 1.80 M (1487)] | | | | 苏鲁造山带浅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 周建波 刘建辉 郑常青 | | 2005,79(4):475-486 [摘要(1931)] [PDF 15.49 M (2368)] | | | | 鲁西地块中生代构造格局及其形成背景 | | 李三忠 王金铎 刘建忠 于建国 吕海青 侯方辉 | | 2005,79(4):487-497 [摘要(1681)] [PDF 3.18 M (1869)] | | | | 新疆哈密白石泉铜镍矿区基性—超基性岩的形成时代及其地质意义 | | 吴华,李华芹,莫新华,陈富文,路远发,梅玉萍,邓岗 | | 2005,79(4):498-502 [摘要(3327)] [PDF 888.27 K (1959)] | | | | 广东河源白石冈岩体:一个高分异的Ⅰ型花岗岩 | | 邱检生,胡建,王孝磊,蒋少涌,王汝成,徐夕生 | | 2005,79(4):503-514 [摘要(1558)] [PDF 1.43 M (1822)] | | | |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中高Os苦橄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 | 张招崇 王福生 曲文俊 郝艳丽 John J.MAHONEY | | 2005,79(4):515-521 [摘要(1720)] [PDF 2.35 M (1750)] | | | |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机制 | | 吴昌志 顾连兴 任作伟 陈振岩 赵明 邱津 | | 2005,79(4):522-530 [摘要(1346)] [PDF 9.60 M (1631)] | | | | 东昆仑南带加嗡门叠层石组合的发现及其意义 | | 边千韬 朱士兴 I I POSPELOV M A SEMIKHATOV 孙淑芬 陈代钊 那春光 | | 2005,79(4):530 [摘要(1189)] [PDF 804.64 K (1343)] | | | | 中国中—东部的燕山运动和两种燕山造山带 | | 吴根耀 | | 2005,79(4):530 [摘要(1323)] [PDF 752.94 K (1412)] | | | | 东天山尾亚岩体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 张遵忠,顾连兴,吴昌志,李伟强,郗爱华,王硕 | | 2005,79(4):530 [摘要(1717)] [PDF 730.56 K (1455)] | | | | 勉县—略阳蛇绿混杂岩带镁铁质—安山质火山岩块年龄和该带构造演化的复杂性 | | 张宗清 唐索寒 张国伟 杨永成 王进辉 | | 2005,79(4):531-539 [摘要(1715)] [PDF 2.28 M (1683)] | | | | 塔里木盆地早海西期多期次风化壳岩溶洞穴层 | | 徐国强 李国蓉 刘树根 武恒志 田纳新 李智武 | | 2005,79(4):557-568 [摘要(1588)] [PDF 1.51 M (1625)] | | | | 正十八烷的裂解动力学研究(Ⅰ):气态烃组分及其碳同位素演化特征 | | 张海祖 熊永强 刘金钟 廖玉宏 耿安松 | | 2005,79(4):569-574 [摘要(1167)] [PDF 1.37 M (1382)] | | | | 鲁西中生代盆地演化、迁移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形成背景研究 | | 张忠义 吴淦国 郭敬辉 张达 | | 2005,79(4):574 [摘要(1138)] [PDF 520.87 K (1295)] | | | | 粤北下庄铀矿田鲁溪—仙人嶂辉绿岩脉的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 | 凌洪飞 沈渭洲 邓平 蒋少涌 姜耀辉 叶海敏 高剑峰 濮巍 谭正中 | | 2005,79(4):575 [摘要(1700)] [PDF 513.01 K (1526)] | | | | 赣南车步辉长岩体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 | 谢桂青 毛景文 胡瑞忠 李瑞玲 蒋国豪 曹建劲 赵军红 | | 2005,79(4):575 [摘要(1351)] [PDF 515.86 K (1374)] | | | | 中国克拉通盆地油气勘探 | | 张抗 王俊玲 | | 2005,79(4):575 [摘要(1222)] [PDF 507.00 K (13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