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年第79卷第5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西藏喜马拉雅瑞替阶和赫塘阶菊石组合及其生物年代学对比 | | 阴家润 | | 2005,79(5):577-586 [摘要(1282)] [PDF 4.73 M (1517)] | | | | 前乐平世海洋动物灾变事件在硅质岩系中的响应 | | 孙冬英 张辉 夏文臣 | | 2005,79(5):587-594 [摘要(1579)] [PDF 1.08 M (1350)] | | | | 贵州瓮安震旦系陡山沱组磷酸盐化疑源类化石新材料 | | 刘鹏举 尹崇玉 | | 2005,79(5):594 [摘要(1546)] [PDF 602.14 K (1303)] | | | | 大别山造山带前陆深地震反射剖面 | | 董树文 高锐 李秋生 刘晓春 钱桂华 黄东定 匡朝阳 李三忠 管烨 白金 贺日政 李朋武 | | 2005,79(5):595-601 [摘要(3579)] [PDF 7.92 M (2005)] | | | | 南岭与中生代花岗岩类有关的成矿作用及其大地构造背景 | | 华仁民 陈培荣 张文兰 林锦富 姚军明 张展适 顾晟彦 刘晓东 戚华文 | | 2005,79(5):601 [摘要(1961)] [PDF 728.59 K (1542)] | | | | 裂缝性岩石裂缝扩展的光弹构造物理模拟——以南华北盆地户部寨沙河阶组为例 | | 颜丹平,周美夫,田崇鲁,汪昌亮,张建增,郭庆银,马寅生,董铁柱 | | 2005,79(5):602-607 [摘要(1292)] [PDF 2.54 M (1682)] | | | | 青藏高原东缘龙门山晚新生代剥蚀厚度与弹性挠曲模拟 | | 李勇 ALDENSMORE 周荣军 M A ELLIS | | 2005,79(5):608-615 [摘要(2004)] [PDF 2.53 M (1491)] | | | | 华北新太古代至古元古代恒山地体下地壳剖面的野外关系、地球化学、锆石年龄及演化 | | A KRONER S A WILDE P J O’BRIEN 李江海 C W PASSCHIER N P WALTE 刘敦一 | | 2005,79(5):615 [摘要(1395)] [PDF 525.55 K (1470)] | | | | 华北和扬子陆块及秦岭-大别造山带地表和深部太古宙基底的新信息 | | 沈其韩,耿元生,宋彪,万渝生 | | 2005,79(5):616-627 [摘要(1848)] [PDF 13.55 M (2172)] | | | | 昆仑山南部西大滩盆北花岗岩的年龄与热历史 | | 吴珍汉,胡道功,宋彪,周春景 | | 2005,79(5):628-635 [摘要(1596)] [PDF 3.48 M (1402)] | | | | 江西武功山穹隆复式花岗岩的锆石U-Pb年代学研究 | | 楼法生,沈渭洲,王德滋,舒良树,吴富江,张芳荣,于津海 | | 2005,79(5):636-644 [摘要(2161)] [PDF 1.23 M (1908)] | | | | 西昆仑西段三叠纪两类花岗岩年龄测定及其构造意义 | | 张传林,于海锋,王爱国,郭坤一 | | 2005,79(5):645-652 [摘要(1638)] [PDF 1.16 M (1788)] | | | | 松辽盆地白垩系泉头组碎屑沉积岩Nd、Pb同位素组成及成岩物质来源初步探讨 | | 王敢,章邦桐,王志成 | | 2005,79(5):653-660 [摘要(1549)] [PDF 5.04 M (1640)] | | | | 金厂特大型金矿床的地质特征与成因研究 | | 贾国志,陈锦荣,杨兆光,边红业,王艳忠,梁海军,金同和,李振辉 | | 2005,79(5):661-670 [摘要(1986)] [PDF 1.35 M (1824)] | | | | 辽东庄河金矿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时代 | | 郭大招,魏俊浩,张可清,谭文娟,谭俊,李闫华 | | 2005,79(5):671-678 [摘要(1500)] [PDF 1.12 M (6358)] | | | | 吐哈盆地大南湖地区层间氧化带特征及铀找矿前景 | | 黄国龙,朱捌,王建永 | | 2005,79(5):679-689 [摘要(1485)] [PDF 2.23 M (1451)] | | | | 川西前陆盆地流体的跨层流动和天然气爆发式成藏 | | 刘树根,李国蓉,李巨初,徐国盛,王国芝,徐国强,孙玮,雍自权 | | 2005,79(5):690-699 [摘要(1776)] [PDF 9.92 M (1749)] | | | | 西藏阿里阿伊拉日居山脉第四纪冰川作用 | | 朱大岗,孟宪刚,邵兆刚,杨朝斌,韩建恩,杜建军,余佳,孟庆伟 | | 2005,79(5):700 [摘要(1392)] [PDF 2.56 M (1546)] | | | | 2.5 ka BP以来额济纳绿洲沙丘的粒度特征及其反映的沉积过程 | | 温小浩,李保生,李森,欧先交,姚春霞,罗开利,曾兰华 | | 2005,79(5):710-718 [摘要(1359)] [PDF 1.39 M (144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