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第87卷第6期目录
本期目录 | | | 四川芦山2013年Ms7.0地震发震构造初步研究 | | 张岳桥,董树文,侯春堂,石菊松,吴中海,李海龙,孙萍,刘刚,李建 | | 2013,87(6):747-758 [摘要(1691)] [PDF 21.70 M (1752)] | | | |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A-型花岗岩的岩浆源区与板片断离 | | 曲晓明,辛洪波,杜德道,陈华 | | 2013,87(6):759-772 [摘要(11566)] [PDF 16.80 M (23870)] | | | | 川东侏罗山式褶皱构造带的物理模拟研究 | | 解国爱,贾东,张庆龙,吴晓俊,沈礼,吕赟珊,邹旭 | | 2013,87(6):773-788 [摘要(1294)] [PDF] | | | | 郯庐断裂带渤海湾北段早新生代逆冲推覆的生长褶皱证据 | | 李志刚,陈伟,贾东,李世琴,许强,周小军,金柯 | | 2013,87(6):789-796 [摘要(1238)] [PDF 6.73 M (1740)] | | | | 青藏高原东北部新近纪古流向与物源分布对隆升的响应 | | 杨永锋,张克信,徐亚东,宋博文,张楗钰,骆满生,季军良,陈奋宁,陈锐明 | | 2013,87(6):797-813 [摘要(1611)] [PDF 5.34 M (1986)] | | | | 新疆克拉玛依北西西向岩墙群侵位的磁组构证据 | | 李乐,侯贵廷,杨彦平,肖芳锋,王延欣 | | 2013,87(6):814-822 [摘要(1093)] [PDF 4.37 M (1612)] | | | | 安徽寿县新元古界球-枕状构造的双重成因与古地震脉动旋回研究 | | 王熙,王明镇 | | 2013,87(6):823-831 [摘要(1475)] [PDF 7.08 M (1551)] | | | | 红土型镍矿床成因的多样性:基于全球尺度的对比研究 | | 付伟,牛虎杰,黄小荣,杨梦力,陈远荣 | | 2013,87(6):832-849 [摘要(1365)] [PDF 39.39 M (1737)] | | | | 赣南漂塘钨矿锡石及共生石英中流体包裹体研究 | | 王旭东,倪培,袁顺达,吴胜华 | | 2013,87(6):850-859 [摘要(1113)] [PDF 12.60 M (1833)] | | | | 硅酸盐岩斜坡水岩化学作用 | | 徐则民 | | 2013,87(6):860-871 [摘要(1014)] [PDF 8.75 M (1567)] | | | | 西藏南部吉隆盆地晚中新世-早更新世介形类群落研究 | | 陈奋宁,陈锐明,郭岐明,张克信,周修高,徐亚东,江尚松 | | 2013,87(6):872-886 [摘要(1157)] [PDF 24.27 M (1337)] | | | | 华南泥盆纪层孔虫生长形态及其环境意义 | | 吴义布,龚一鸣 | | 2013,87(6):887 [摘要(1082)] [PDF 13.32 M (165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