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县雾迷山组微化石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前寒武纪真核生物的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的证据评价问题,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地质古生物学家激烈而持久争论的焦点。克劳德(P. E. Cloud)等根据大气层中多量氧的积累开始于18—20亿年这一间接资料,推论需氧的真核生物只能出现在20亿年之后的观点,从理论上给了人们以重要的启迪。近年来,前寒武纪微古生物学取得了较大进展,诸如澳大利亚苦泉组(Bitter Springs Formation)中属于红藻或绿藻显示减数分裂的四分孢子化石Eotetrahedrion princeps和显示真菌形态的Eomycetopsis等;美国加里福尼亚东部贝克泉组(Beck Spring Formation)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鹏远.1982.蓟县雾迷山组微化石[J].地质学报,56(1).
.1982.[J]. Acta Geologica Sinica,56(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