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华力西旋回后全球构造阶段之划分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华力西旋回后,全球构造格局曾发生过三次重大的变化:第一次是晚三叠世—侏罗纪初;第二次是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第三次是晚白垩世—早第三纪。据此,将华力西旋回后的构造历史分为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三个构造旋回。尼欧克姆期(Neocom)(K_1~1)后,阿普第期(Apt.)(K_1~2)前的构造运动标志着中国东部燕山造山的结束和中国西部特提斯洋俯冲作用的开始,代表燕山和喜马拉雅构造旋回之间的界限。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任纪舜.1987.论华力西旋回后全球构造阶段之划分[J].地质学报,61(1).
.1987.[J]. Acta Geologica Sinica,61(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