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福泉晚震旦世磷质叠层石特征及成因探讨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所研究的磷质叠层石属柱状叠层石,由柱体和柱间充填物两部分组成。柱体由具隐晶结构的暗层和具微晶结构的亮层交替组成;柱间充填物则由具粒屑结构的疏松层和具隐晶—微品结构的致密层交替组成。在扫描电镜下可见:亮层主要为化学成因的柱状磷灰石和机械成因的碎屑磷灰石,暗层主要为菌藻生物成因的枝状—管状磷灰石;疏松层主要为各种类型的磷质粒屑,致密层则为菌藻生物成因的莓状—管状磷灰石和化学成因的柱状磷灰石。叠层石中,未见交代现象,大量保持了原始向上结晶生长状态的柱状磷灰石,尤其是菌藻形态磷灰石的大量存在,表明属原生菌藻生物成因,而非交代成因。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夏文杰,殷继成,李秀华,张天刚.1987.贵州福泉晚震旦世磷质叠层石特征及成因探讨[J].地质学报,61(1).
.1987.[J]. Acta Geologica Sinica,61(1).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