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盆地铜、盐、有机质相互作用与砂岩铜矿生成
中图分类号:

P618.4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49173168),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编号 OGL-9213)资助项目


INTERACTIONS OF COPPER, EVAPORITE, AND ORGANIC MATTER AND GENESIS OF SANDSTONE-HOSTED COPPER DEPOSITS IN THE CHUXIONG BASIN, YUNNAN PROVINCE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矿床的有机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楚雄盆地含煤、含铜和含膏盐建造中的有机质在来源、类型和成熟度上是不一致的。成岩期干酪根降解形成的短链羧酸是矿源层中铜活化的重要因素,石油烃是矿质搬运的重要载体。改造成矿期,天水淋滤膏盐展形成富SO_4~(2-)的下渗氧化性流体,为改造成矿提片供了硫源。另一方面,来自基底的含矿流体沿同生断裂上涌,混染煤系地层形成还原性流体,沿次级断裂进入到高渗透的砂岩储集层。当两种流体在砂岩中相遇时,发生氧化-还原作用而形成改造期矿体。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庄汉平,冉崇英,何明勤,卢家烂.1996.楚雄盆地铜、盐、有机质相互作用与砂岩铜矿生成[J].地质学报,70(2).
Zhuang Hanping.1996. INTERACTIONS OF COPPER, EVAPORITE, AND ORGANIC MATTER AND GENESIS OF SANDSTONE-HOSTED COPPER DEPOSITS IN THE CHUXIONG BASIN, YUNNAN PROVINCE[J]. Acta Geologica Sinica,70(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