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新生代以来的加速剥露——裂变径迹年龄的证据
中图分类号:

P542.2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大别山地区中新生代从强烈的隆升作用和剥露作用为特色,形成了雄伟的秦岭—大别山系,构成了中国地质构造、自然地理和经济发展南北分野的天然屏障。因而深入研究其隆升剥露的具体过程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地质构造和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发现大别山地区隆升剥露过程极其复杂:印支期—早燕山期(240~180Ma)和中燕山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经历了两次快速抬升剥露;晚白垩世—早第三纪的伸展剥离作用和断块隆升作用形成大别山高海拔地形,其平均海拔至少比现在高出660m以上;新生代以来则以剥露作用占主导地位。锆石和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进一步表明,大别地区新生代以来的剥蚀作用有加速之势;在空间上,东大别地区的剥露作用从南向北逐渐加强,与大别地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王国灿,杨巍然.1998.大别山新生代以来的加速剥露——裂变径迹年龄的证据[J].地质学报,72(4).
.1998.[J]. Acta Geologica Sinica,72(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