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双湖地区早侏罗世油页岩剖面有机地球化学与早Toarcian期大洋缺氧事件
中图分类号:

P595;P534.52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20]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藏北羌塘盆地双湖地区发育一套以灰黑色油页岩、泥岩、泥灰岩互层为特征的岩相组合,含有丰富的菊石化石。该层位发现早侏罗世早Toarcian期Harpocerassp.菊石,它与欧洲广泛出现的早Toarcian期大洋缺氧事件的地层相当。通过分析,有机碳含量最高可达26.1%,有机碳同位素组成从-26.22‰变化到-23.53‰(PDB)。在地层剖面上,油页岩的δ13C干酪根变化曲线显示明显的正偏移,偏移量接近2.17‰,与欧洲早Toarcian期缺氧事件地层同位素异常有很好的可对比性。有机C/N原子比值从6变化到43,变化趋势与δ13C干酪根曲线一致。生物组合上表现出底栖生物缺…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陈兰,伊海生,胡瑞忠,钟宏,邹艳荣.2005.藏北双湖地区早侏罗世油页岩剖面有机地球化学与早Toarcian期大洋缺氧事件[J].地质学报,79(3).
.2005.[J]. Acta Geologica Sinica,79(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