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中文标题
英文标题
作者中文名
作者英文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文关键词
英文关键词
单位中文名
单位英文名
中图分类号
DOI
+高级检索
首页
本刊简介
获奖及荣誉
编委和伦理
征稿和联系
推荐文献
投稿须知
English
首页
>
过刊浏览
>
1937年第2卷第6期
>583-584
优先出版
PDF
HTML阅读
XML下载
导出引用
引用提醒
德日进著:中国较新火成岩分布图说
DOI:
作者:
张兆瑾
张兆瑾
在知网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作者单位:
作者简介:
通讯作者:
中图分类号:
基金项目:
Author:
在知网中查找
在百度中查找
在本站中查找
Affiliation:
Fund Project:
单位:
摘要
|
图/表
|
访问统计
|
参考文献
|
相似文献 [20]
|
引证文献
|
资源附件
|
文章评论
摘要:
Abstract: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
张兆瑾.
德日进著:中国较新火成岩分布图说
[J].地质论评,1937,2(6):583-584.
[2]
杨钟健.
德日进著:中国北部维拉佛郎期后之间断
[J].地质论评,1937,2(6):581-582.
[3]
周德忠.
德日进著:中国太古界上及震旦纪上之侵蚀面
[J].地质论评,1937,2(6):579-580.
[4]
张骏.
阿林著:火成岩通诠
[J].地质论评,1937,2(2):182-186.
[5]
张兆瑾.
叶良辅、喻德渊著:南京镇江间之火成岩地质史
[J].地质论评,1938,3(2):181-186.
[6]
孙鼐.
锐得著:火成岩及变质岩中副矿物之研究
[J].地质论评,1937,2(2):187-189.
[7]
孙鼐.
麦克锐哥著:苏格兰克里菲尔得尔比第四部之火成岩研究
[J].地质论评,1939,4(Z1):277-278.
[8]
杨钟健.
得日进著:周口店第十二地点化石
[J].地质论评,1940,5(3):252-257.
[9]
兆瑾.
经济矿床学 贝德满著 一九四二年出版
[J].地质论评,1946,11(Z2):291-293.
[10]
鄢明才 迟清华.
中国火成岩化学元素的丰度与分布
[J].地球化学,1996,25(5):409-424.
[11]
李传夔.
德日进与中国古哺乳动物学
[J].第四纪研究,2003,23(4):372-378.
[12]
欢迎订阅“中国金矿分布图”
[J].铀矿地质
[13]
几种新火成岩述评
[J].四川地质学报
[14]
吴鸣.
法国地质学家德日进在中国的工作
[J].中国地质,1987(10).
[15]
吴新智.
德日进在中国古人类学的创建时期
[J].第四纪研究,2003,23(4):362-365.
[16]
高星.
德日进与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早期发展
[J].第四纪研究,2003,23(4):379-384.
[17]
N. J. Soper,王玉卿.
较新花岗岩问题:大地构造观点
[J].世界地质,1987(4).
[18]
李吉均,赵志军.
德日进"亚洲干极"理论的现实意义
[J].第四纪研究,2003,23(4):366-371.
[19]
刘东生.
东西科学文化碰撞的火花--纪念德日进神父(1881~1955年)来中国工作80周年
[J].第四纪研究,2003,23(4):345-356.
[20]
王海燕.
科学家的人文关怀--读80年前德日进第一次来华时的书信
[J].第四纪研究,2003,23(4):357-361.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张兆瑾.1937.德日进著:中国较新火成岩分布图说[J].地质论评,2(6):583-584,[DOI].
.1937.[J]. Geological Review,2(6):583-584.
复制
分享
0
文章指标
点击次数:
1087
下载次数:
1183
HTML阅读次数:
12
引用次数:
0
历史
收稿日期:
最后修改日期:
录用日期:
在线发布日期:
出版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