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区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岩相古地理概要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我国东部的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燃料、金属、膏盐、天然碱等矿产,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又是一个特殊的地史发展阶段,无论是构造运动、沉积建造、古生物,或是古地理、古气候都有其特色。过去大区域的研究工作很少进行,只局限于个别盆地或地区。近几年来,我们开展了中南五省(区)的岩相古地理研究工作,编制了岩相古地理图七张,获得了许多新认识。本区的岩相古地理是在研究地层古生物、沉积韵律和构造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地层对比结果,将本区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分成早白垩世、晚白垩世早中期、晚白垩世晚期至早始新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吴萍,杨振强.1980.中南区白垩纪至早第三纪岩相古地理概要[J].地质论评,26(1):25-29,[DOI].
.1980.[J]. Geological Review,26(1):25-29.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