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宗华,金仰芬
早在四十年代苏联学者A.A.萨乌科夫(1946)根据汞的电离能高,易于还原,在自然界倾向于成自然汞,以及自然汞具有特别高的挥发性能和强大的穿透能力,曾预言它是一种良好的探途元素。五十年代中期E.A.谢尔盖耶夫(1955—1956)首次用比色法在汞矿床上方圈出了壤中气汞异常。证明了A.A.萨乌科夫的预言是正确的。但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比色法测定壤中气中的汞过于繁杂,灵敏度和精确度太低,未能取得明显的地质效果,随后壤中气汞量测量的研究一度
伍宗华,金仰芬.1983.提高壤中气汞量测量精度的新进展[J].地质论评,29(1):81-86,[DOI]..1983.[J]. Geological Review,29(1):8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