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非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研究新进展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我国非海相侏罗—白垩系特别是其过渡层在四川盆地十分发育。近年,笔者应用介形类化石划分生物地层单位和确定侏罗—白垩系界线,取得一定的进展。笔者将四川的侏罗—白垩系过渡层总归于达蒙介矩形达尔文介超共延带,相当于岩石地层单位的遂宁组至城墙岩群顶的全部地层。其中包括两个共延带,即双柏达蒙介矩形达尔文介共延带和鳍女星介,景谷介共延带。前者从底自顶分为双柏达蒙介小怪介组合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李玉文.1983.四川非海相侏罗—白垩系界线研究新进展[J].地质论评,29(5):441-442,[DOI].
.1983.[J]. Geological Review,29(5):441-44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