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淮北煤田推覆构造中煤镜质组反射率各向异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P618.110.2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安徽省淮北煤田推覆构造外来系统与原地系统中的煤镜质组反射率各向异性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不同的应力应变状态。外来系统中最小反射率的倾向由北北西转至北西西,代表推覆体前锋带的应力状态;反射率光率体以长球形椭球体为主,意味着推覆过程中伴随有侧向伸长变形。原地系统中最小反射率的倾向为南南西和南南东,保存了区域性南北向挤压的痕迹;反射率椭球体有限应变分析结果为压扁型应变。本文的实例表明,煤镜质组反射率各向异性分析技术是研究煤田推覆构造的一种可行手段。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曹代勇.1990.安徽淮北煤田推覆构造中煤镜质组反射率各向异性研究[J].地质论评,36(4):333-340,[DOI].
.1990.[J]. Geological Review,36(4):333-34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