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奥陶世海星纲化石在我国的发现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Pyotopalaeaster?sinensis sp.nov.属Hudsonasteridae,仅一块显示腔内水管系统痕的标本,标本小,五个腕,中央盘不明显,每一腕有下缘板11—12对。辐管明显,辐管两侧有侧管和成对的壶腹囊,显示了与现代海星交错排列的壶腹囊的区别。在每两个腕的掖部出现波里氏囊。未见中央环状水管。说明Hudsonasteridae科肯定有壶腹囊水管系统。标本采自浙江省江山县上奥陶统长坞组中部。共生化石有:Remopleurides,Ampyxinella和Climacograptus ap.大约相当于Dicellograptus szechuanensis带的层位。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张敬礼 韩乃仁.1991.晚奥陶世海星纲化石在我国的发现[J].地质论评,37(4):368-372,[DOI].
.1991.[J]. Geological Review,37(4):368-37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480
  • 下载次数: 1519
  • HTML阅读次数: 12
  • 引用次数: 0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