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长城系遗迹化石及其意义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记述了近两年我们在豫西长城系云梦山组、白草坪组、北大尖组、崔庄组及三教堂组中发现的大量遗迹化石。它们大部分为平行岩层面的潜穴(现均已被石英砂充填),个体较大,形态复杂,表面多光滑无饰,有些具横向环节。造迹生物很可能以蠕虫类为主。伴生的沉积构造主要为浪成波痕。据前人研究,产化石地层相当于蓟县地区长城系,时代在1400Ma以前。豫西长城系遗迹化石的发现,对研究地球上后生动物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对丰富遗迹学的内容以及对我国北方晚前寒武系的划分、对比及沉积环境的确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胡建民 孟庆任.1991.豫西长城系遗迹化石及其意义[J].地质论评,37(5):437-444,[DOI].
.1991.[J]. Geological Review,37(5):437-44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