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几丁虫种的判别—以Conochitina brevis为例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本文以四川秀山大田坝龙以溪组D.triangulatus带中采集的Conochitina brevis为例,结合国内外一些几丁虫种的发育特点,对几丁虫内存在的形态、大小和装饰的变异性进行了讨论,揭示了Conochitina brevis的形态和大小的变异性,分析了其壳表大量发育的圆瘤状构造,认为这些构造是其在石化过程中受黄铁矿化等次生作用的影响而形成,并不是真正的装饰。同时对Conochitina brevis进行了描述和图示。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汪啸风 陈孝红.1992.关于几丁虫种的判别—以Conochitina brevis为例[J].地质论评,38(1):68-74,[DOI].
Wang Xiaofeng, Chen Xiaohong Yichang Institute of Geology, Mineral Resources,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 Yichang.1992.[J]. Geological Review,38(1):68-7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