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晚中生代单缝孢真蕨植物兴衰史及意义
中图分类号:

Q914.6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9202017)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 MESOZOIC MONOLETE SPORE FERNS FROM CHINA AND THEIR PALAEOCLIMATIC AND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
单位:
  •    
  •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从大化石和孢粉资料两方面总结了我国晚中生代单缝孢类真蕨植物的特点及其兴衰史,认为单缝孢类真蕨植物的在我国北方地区早白垩世植物群中的出现,繁盛和衰退与该地区的潮湿,特别是温暖潮湿型古气候背景关系十分密切,据此阐明了该类植物的潮湿,特别是温暖潮湿型古气候的指示意义,其中多数化石与现生真蕨Athyrium,Dryopteris属等的形态和繁殖器官结构非常相拟,反映真蕨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演化阶段,并提出Dr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邓胜徽.1995.我国晚中生代单缝孢真蕨植物兴衰史及意义[J].地质论评,41(2):135-143,[DOI].
Deng Shenghui.1995.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TE MESOZOIC MONOLETE SPORE FERNS FROM CHINA AND THEIR PALAEOCLIMATIC AND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J]. Geological Review,41(2):135-143.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