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可新
潘树仁
傅雪海
WANG Kexin
PAN Shuren
FU Xuehai
本文介绍了煤中孔隙空间由有效孔隙空间和孤立孔隙空间构成,前者为气、液体能进入的孔隙,后者则为全封闭性“死孔”。煤的孔径结构是研究煤层气赋存状态、气、水介质与煤基质块间物理、化学作用以及煤层气解吸、扩散和渗流的基础。煤中的大孔和中孔有利于甲烷气体的运移;而小孔和微孔则与甲烷的吸附能力有关。低煤级煤是煤化作用早期阶段形成的产物,通常指碳含量低、挥发份高、发热量较低的褐煤、长焰煤,其最大镜质组反射率Ro,max(Maximum vitrinite reflectance)一般在0.65%以下。其煤储层结构特征与中、高煤级不同,本文通过对孔径结构和孔隙形态的研究,为我国开发低煤级煤层气资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王可新,潘树仁,傅雪海.2017.低煤级煤的孔、裂隙特征研究[J].地质论评,63(supp.):67-68,[DOI].WANG Kexin, PAN Shuren, FU Xuehai.2017. Porosity Characteristics of in Low Rank Coal Reservoir in China[J]. Geological Review,63(supp.):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