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松
杨玫
ZHANG Jinsong
YANG Mei
示踪试验主要用于确定岩溶区地下连通性、泉域范围、污染物来源和归宿,最基本的水流示踪试验由上游示踪剂投放和下游示踪剂监测组成。岩溶区一般在伏流投放示踪剂,在岩溶泉开展示踪剂监测,以确定地下连通情况、岩溶泉域范围、地下分水岭,以及岩溶管道的分布、形态和水力特征。水文地质学意义上的示踪剂包括水中任何能获取地下水流和物质运移信息的物质或特征参数,最初使用的示踪剂主要有谷壳和锯末等,直到1871年,荧光素钠第一次成为了强力、安全且溶于水的示踪染料。理想的示踪剂应在水流和环境中保持稳定,不与含水层发生反应的、水中不存在但易溶于水的、易于定量监测的、无毒、不可见、价格低廉、且易于操作处理的示踪剂(K?ss,1998)。出于对示踪试验技术、精度、经济成本以及环境安全考虑,目前应用最广的是荧光染料、盐类和少量易处理的颗粒示踪剂。
张劲松,杨玫.2017.人工示踪试验方法在岩溶地下水调查中的应用[J].地质论评,63(supp.):335-336,[DOI].ZHANG Jinsong, YANG Mei.2017. Applications of Tracing Test in Karst Groundwater Investigation[J]. Geological Review,63(supp.):335-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