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中部Cebu地区早白垩世高锶低钇中酸性岩 与铜金成矿

Study on the early Cretaceous adakites and Cu-Au mineralization in the Cebu Island, central Philippines
单位: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壳幔物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    
  •    
  •    
  •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菲律宾群岛四周被现今仍活动的俯冲带所环绕,该区绝大多数的岩浆活动都与俯冲事件有关。白垩纪以来,该区岩浆活动十分活跃,在新生代达到顶峰,形成了一系列岩浆岩带。高锶低钇中酸性岩(Aidakite,埃达克岩)在菲律宾群岛有着广泛的分布(Jego et al., 2005),主要集中在Luzon岛弧、Negros、Camiguin和Mindanao等地,主要产于新生代,这些新生代高锶低钇中酸性岩和相关的岩石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除了这些广泛分布的新生代高锶低钇中酸性岩以外,菲律宾地区还发育中生代高锶低钇中酸性岩,仅出现在菲律宾中部的Cebu岛,此外该区还发育一套早白垩世岛弧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组合锆石U-Pb年龄主要分布在126~118 Ma(Deng et al., 2015);高锶低钇中酸性岩则主要为闪长岩,是该区Atlas大型斑岩铜矿的含矿岩体,前人研究显示其形成时代集中在109~108 Ma(Walther et al., 1981),同样形成于早白垩世。然而对于其相应的地球化学研究还相当匮乏,关于其成因以及在早白垩世形成时所处的构造环境,都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加以限制。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邓江洪,亓华胜,杨晓勇.2016.菲律宾中部Cebu地区早白垩世高锶低钇中酸性岩 与铜金成矿[J].地质论评,62(S1):159-160,[DOI].
DENG Jianghong, QI Huasheng, YANG Xiaoyong.2016. Study on the early Cretaceous adakites and Cu-Au mineralization in the Cebu Island, central Philippines[J]. Geological Review,62(S1):159-160.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 收稿日期:2016-07-10
  • 最后修改日期:2016-09-20
  • 在线发布日期: 2016-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