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第54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黔东震旦系—下寒武统黑色岩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008, 54(1):3-15. CSTR:

      摘要 (2853) HTML (14) PDF 1.22 M (356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黔东丹寨南皋剖面和三都渣拉沟剖面的稀土元素分析发现:两条剖面的梅树村期与筇竹寺期 分界处大量稀土元素明显富集,黑色页岩中存在明显的Ce负异常和Eu、Y 正异常,表明为缺氧和热水沉积的产物。 这套黑色岩系总体沉积于缺氧和具热水注入的环境中,但发生缺氧和热水注入的时间和强度在不同地方会有不同 的表现。

    • 羌塘盆地中部晚三叠世地层特征

      2008, 54(1):16-25. CSTR:

      摘要 (2685) HTML (14) PDF 617.13 K (30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羌塘盆地中部以土门格拉断裂带为界,其西南部出露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其 东北部出露上三叠统结扎群和鄂尔陇巴组,研究认为岩石基本特征大体一致,双壳类化石组 合反映地质时代都为诺利期;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土门格拉群为古盐度较低、氧化、干热 、弱碱性浅水环境,结扎群和鄂尔陇巴组为古盐度稍高、弱还原、温暖潮湿的较深水环境; 旋回地层研究表明区内经历了一次完整的二级相对海平面变化旋回(由四个三级旋回组成) ,海水进退规程南北一致。区内古地理格局具有西高东低、南浅北深(水深)的特点,沉积 自北东向南西超覆,层位逐渐抬高穿时;岩性、厚度、颜色和沉积相类型上的差异是统一沉 积背景下沉积物相变、穿时的结果。前人以土门格拉断裂带为界,将土门格拉群和结扎群分 置于两个地层大区(藏滇地层大区,华南地层大区)的认识值得商榷。

    • 粤北下庄矿田晚白垩世辉绿玢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2008, 54(1):26-36. CSTR:

      摘要 (2842) HTML (10) PDF 2.50 M (326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晚白垩世太平奄组辉绿玢岩位于粤北贵东复式岩体东部,呈NNE向展布。 它具有相对富硅(SiO2=5391% ~ 5603%)、富K(K2O=178 %~ 302%)、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Nb、Ta、Zr、Ti亏损明显,LREE富集(LREE/HREE=935 ~ 1024),基本无Eu异常(δEu=084 ~ 100), 低的εNd(91Ma)值(-58 ~ -98)、较高的[n(87Sr)/n(86Sr)]i值(070899 ~ 071525)和典型的Dupal异常铅等特征,这些明显的岛弧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与其所处的板内环境具有明显的不协调性。这种不协调性反映,在太平奄组辉绿玢岩形成之前的漫长时期内,由于古太平洋板块及其沉积物俯冲过程中产生的流体对上覆地幔楔的交代作用而形成具有岛弧火山岩特征的富集地幔源区。太平奄组辉绿玢岩正是在晚白垩世时期地壳伸展和岩石圈减薄的构造环境下,由这种具有EMⅠ和EMⅡ混合特征的富集地幔源区部分熔融形成的。

    • 龙门山冲断带构造特征研究主要进展及存在问题探讨

      2008, 54(1):37-46. CSTR:

      摘要 (3176) HTML (15) PDF 13.95 M (36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对龙门山冲断带差异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几何样式,构造演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龙门山冲断带具有明显差异构造变形特征,即东西分带、南北分段、上下分层,同时发育大量构造变形样式,如断层相关褶皱、三角带、飞来峰、双重构造等等,在经历了多期复杂构造演化之后,构造变形样式具有多期叠加特征,最后提出详细地表构造地质建模、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及合理模型的建立,同时结合多种量化测试分析手段能够有效推进龙门山冲断带复杂构造样式与多期构造演化阶段分析研究工作,以及推动该地区的油气勘探。

    • 东昆仑早泥盆世碰撞造山的侵入岩证据

      2008, 54(1):47-56. CSTR:

      摘要 (3089) HTML (22) PDF 1.02 M (35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东昆仑昆中断裂带及其附近茶德尔塔格西、阿尔格山北、塔鹤托坂日、喀雅克登塔格地区的早泥盆世侵入岩,受昆中断裂长期活动影响,岩石变形强烈,岩体在平面上呈不规则透镜状,沿昆中断裂近东西向分布。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属于亚碱性、高钾和低钾钙碱系列,介于偏铝质和过铝质之间;在R1—R2岩石类型分类图中位于闪长岩、英云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区;在微量元素标准化图中,具有Rb、Th、Ba富集,高强场元素Nb、Ta明显亏损的特点;在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图中,LREE富集,HREE亏损,曲线表现出明显的较为平滑的斜率相似的一组曲线,均属强烈右倾负斜率轻稀土富集型,整体分配模式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通过构造环境的综合判断,本文研究的东昆仑早泥盆世侵入岩属于后碰撞造山花岗岩,物质来源,壳幔相互作用的产物,从而确立了加里东晚期东昆仑碰撞造山的构造过程。

    • 东秦岭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地球化学和铂族元素特征: 对成因的指示

      2008, 54(1):57-64. CSTR:

      摘要 (2966) HTML (16) PDF 1.53 M (309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商南县松树沟超镁铁质岩体位于秦岭造山带商州—丹凤断裂以北,出露面积超过20 km2,是中国境内出露最大的阿尔卑斯型橄榄岩体,并以侵位方式与秦岭杂岩接触。该岩体主要由细粒纯橄榄岩、中粗粒纯橄榄岩和方辉橄榄岩等组成。地球化学特征显示明显亏损特征,同时不相容元素(从Rb到Nb)和LREE等元素相对HREE富集;纯橄榄岩的PGE含量明显低于方辉橄榄岩。与典型蛇绿岩的地幔橄榄岩对比研究,认为该岩体是经过熔体渗滤过程形成的纯橄榄岩体。

    • 论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 以贵州织金—纳雍煤田水公河向斜为例

      2008, 54(1):65-70. CSTR:

      摘要 (2789) HTML (13) PDF 433.71 K (37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贵州织金—纳雍煤田水公河向斜的实测资料,采用地质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煤层气地质条件在垂向上的非均质分布规律,提出和初步论证了“多层叠置独立含煤层气系统”的学术观点。研究表明,上二叠统龙潭组单一煤层甲烷平均含量及相邻主煤层之间含气量梯度均呈波动式变化,煤层埋深—压力系数关系在垂向上分为截然不同的两套系统,层序地层格架中二级层序与含气量梯度的独立分段高度吻合。由此揭示,含煤地层地下流体在不同主煤层之间总体上缺乏交换,导致不同煤层群之间的煤层气系统相对独立。笔者等认为,龙潭组层序地层格架特点奠定了该类系统形成的物性基础,含煤地层与上覆、下伏含水层之间缺乏水力联系而构成了该类系统产生的水文地质基础,即多层叠置独立含气系统是沉积—水文—构造条件耦合控气作用的产物。笔者等也指出,在以三角洲—潮坪—潟湖沉积体系为主的多煤层含煤地层中,该类含气系统可能具有普遍意义。

    • 南海表层沉积物铅的环境质量状况及其来源的铅同位素示踪

      2008, 54(1):71-81. CSTR:

      摘要 (2930) HTML (8) PDF 2.12 M (37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表层沉积物中的铅除主要在河流的入海口的浅海陆架区富集外,在深海的中央海盆区由于粒度效应亦有一定的富集,火山物质的加入不是富集的主要原因。南海表层沉积物铅的背景值计算表明,陆坡区铅背景值(2118×10-6±1264×10-6)与陆坡区柱样铅含量实测值接近,深海盆区背景值(2787×10-6±782×10-6)低于深海盆区柱样铅含量实测值。陆架区铅背景值(1957×10-6±1995×10-6),低于中国海岸带铅背景值,全区铅背景值(2287×10-6±1454×10-6)与全球页岩铅的平均值接近,深海盆区的铅背景值(2 787×10-6±782×10-6)远低于现代深海粘土铅含量。南海沉积物铅的分布特征和背景值计算表明,南海沉积物铅含量变化总体处于自然变动范围内,除河流入海口出现异常外,大部分站位的铅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地质累积指数法和富集因子计算结果表明,南海表层沉积物总体无铅污染,只是在近岸的珠江口区和台湾岛西南部浅海区沉积物受到了轻度的污染。南海表层沉积物的铅同位素在陆架区、陆坡区和深海盆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指示南海不同海区沉积物中铅具有相似的主体来源。南海表层沉积物铅同位素继承了扬子块体的铅同位素组成特征,其铅同位素处于在红河和湄公河河流沉积物钾长石铅同位素值范围之内,指示红河、湄公河和珠江等河流将扬子块体的陆源铅输入到了南海沉积物中。

    • 中国中西部前陆冲断带盖层品质与油气成藏

      2008, 54(1):82-93. CSTR:

      摘要 (3040) HTML (13) PDF 6.64 M (285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中西部前陆盆地沉积演化经历前前陆盆地克拉通沉积、早期前陆盆地沉积、中生代坳陷盆地沉积和新生代再生前陆盆地沉积四个阶段,共发育四种类型的盖层:即克拉通或海陆过渡期盖层、湖沼相煤系盖层、氧化宽浅湖或边缘海相膏泥岩盖层和湖相泥岩盖层。通过叠合型(准噶尔南部(准南))、改造型(川西)和新生型(柴达木北缘(柴北缘))三种典型的前陆盆地各套盖层岩性、盖层岩石累积厚度、盖层岩石占地层厚度的比值、盖层岩石单层厚度、岩石力学特征和盖层封闭烃柱高度定量对比分析,认为川西盖层封闭能力总体优于准南,准南各套盖层封闭能力又优于柴北缘,柴北缘上新统上下油砂山组盖层品质较差,准南中新统塔西河组、柴北缘渐新统上干柴沟组和始新统路乐河组盖层品质较好,其余盖层品质为好。品质好的盖层分布于储盖组合Ⅱ(晚三叠世—侏罗世前陆盆地或坳陷盆地陆相沉积阶段形成的储盖组合)和Ⅲ(晚侏罗世—古近纪陆内坳陷磨拉石沉积阶段形成的储盖组合)中,组合Ⅱ中为中生代湖沼相煤系盖层,控制着自生自储原生油气藏的聚集和保存,组合Ⅲ中多为古近系氧化宽浅湖或边缘海相膏泥岩盖层,对断层沟通下伏烃源岩或调整早期油气到组合Ⅲ中聚集成藏起到重要的封盖作用。受品质好盖层控制,中西部前陆盆地油气主要富集在储盖组合Ⅱ和Ⅲ中。

    • 42 ka BP气候事件在中国的降雨表现及其全球联系

      2008, 54(1):94-104. CSTR:

      摘要 (2933) HTML (12) PDF 982.71 K (32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最近几年公开发表的有确切年代控制的全新世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如湖泊、泥炭、石笋等来研究42 ka BP气候事件在中国不同地区的降雨表现,发现42 ka BP左右中国南北方降水普遍减少。同时期热带非洲、南欧、中东、印度、韩国、北美洲中部大陆的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一致表明,42 ka BP气候事件造成了整个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干旱。文章讨论了这次气候事件的可能驱动机制,认为太阳辐射变化导致的赤道辐合带南移和大洋海表温度的变化再加上地表植被的反馈作用可能是造成这次干旱事件的主要原因。最后对42 ka BP气候事件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内容进行了展望。

    •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研究二十年

      2008, 54(1):105-119. CSTR:

      摘要 (3484) HTML (12) PDF 1.36 M (523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是笔者1987年首次提出,作为青藏高原石炭纪—二叠纪冈瓦纳与欧亚大陆界线,20年来一直是青藏高原大地构造研究领域争论的焦点之一。随着地质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尤其是羌塘地区完成了1∶25万地质填图的全面覆盖,第三代青藏高原地质图已经面世,资料空前丰富,高原神秘的面纱进一步揭开。本文较详细地回顾了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与冈瓦纳北界的研究历史与过程、认识分歧和研究现状。笔者以羌塘地区为基础总结了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两侧的基底性质与构成、古生代沉积建造和生物地理区系、蛇绿岩、高压变质带、岩浆活动与变质作用、构造运动分期和地球物理性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笔者认为作为青藏高原地质演化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缝合带,已经进行的工作只是深入研究的开始。

    • 冲绳海槽岩浆活动研究进展及思考

      2008, 54(1):124-120. CSTR:

      摘要 (3001) HTML (14) PDF 618.35 K (322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冲绳海槽以其特有的构造地质环境吸引着众多地质学者的关注。针对冲绳海槽地区岩浆作用过程的研究是其中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冲绳海槽岩浆源区物质特征、岩浆形成演化过程及其控制机制等方面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目前冲绳海槽岩浆活动研究工作中存在的科学问题,提出利用铀系不平衡方法研究冲绳海槽岩浆活动的新思路,同时探讨了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研究方向应该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①菲律宾板块俯冲的脱水过程对冲绳海槽岩浆活动的作用;②俯冲过程中深海沉积物对冲绳海槽岩浆的贡献;③冲绳海槽岩浆熔融的控制因素;④冲绳海槽火山活动和海底热液活动的成因关系。

    • 辽西喀左县孤山义县组安山岩激光40Ar/39Ar和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2008, 54(1):125-133. CSTR:

      摘要 (2849) HTML (23) PDF 1.42 M (2954) 评论 (0) 收藏

      摘要:辽西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孤山义县组火山岩下为湖相沉积层(1∶20万地质图说明书中称金刚山组),上与九佛堂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笔者等选取了不整合面之下的义县组安山岩分别进行了长石的激光微区40Ar39Ar定年和锆石的SHRIMP UPb定年研究。结果表明:义县组安山岩形成于126Ma左右。经与义县盆地义县组剖面对比,孤山义县组安山岩对应于义县盆地义县组火山旋回的第二亚旋回。据此可以推断九佛堂组沉积时限应晚于126Ma,对九佛堂组沉积的下限时代提供约束。此外,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孤山安山岩的形成时代与北票四合屯地区义县组尖山沟层之下的玄武安山岩形成时代、义县地区义县组的砖城子层的形成时代以及凌源地区义县组的大王杖子层形成时代大体一致。表明孤山地区义县组下部的湖相沉积层位于北票地区尖山沟层、义县地区砖城子层及凌源地区大王杖子层之下。

    • 激光熔蚀微量氧同位素分析方法及其地质应用

      2008, 54(1):135-144. CSTR:

      摘要 (3249) HTML (15) PDF 419.91 K (34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研究小尺度或微区的同位素组成变化已成为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研制CO2激光熔蚀氧同位素制样装置的基础上,通过该装置与MAT253质谱计联机实现了硅酸盐和氧化物矿物的氧同位素在线分析。所测样品包括NBS28石英标样、石英玻璃,以及天然的石榴子石、锆石、橄榄石等一些难熔矿物。该装置分析的颗粒样品氧同位素分析精度为±022‰,最低样品量为8μmol的O2;石英玻璃原位分析的氧同位素分析精度为±035‰,最低样品量为7μmol的O2。这种装置和分析方法具备速度快,熔样温度高的特点,尤其适于难熔矿物。该装置可采用脉冲激光实现石英玻璃的微区原位分析,可应用于单个矿物生成环带的氧同位素研究。

    • 江苏盱眙特殊软土的工程地质特性研究

      2008, 54(1):138-134. CSTR:

      摘要 (2868) HTML (13) PDF 386.34 K (32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根据在苏北某高速公路工程地质调查发现,江苏盱眙南部丘陵山地向平原地区过渡地带,地貌上为典型的封闭式岗地-洼地,在低洼地带发育一种与一般沿海软土有较大区别的特殊软土,具有较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本文针对盱眙特殊软土的成因特点和分布规律进行探讨,对其矿物化学成分、物理力学性质、胀缩特性及其击实后的膨胀性和承载强度等进行了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盱眙软土除了具有一般软土的特征外,还具有粘土矿物、粘粒含量高,收缩性明显,而粘粒主要呈团聚状态,其原状样的膨胀性并不明显、压实后却具有显著膨胀性的特征。这类特殊软土,若处理不当易造成路堤边坡失稳、地基不均匀变形和路面因膨胀而开裂等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主编 :杨文采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地质学会

联系电话 :010-68999804

国际标准刊号 :0371-5736

国内统一刊号 :11-1952/p

国内邮发代号 :2-382

国外邮发代号 :BM337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